文章详情

返回
2023年优秀辅导员风采展|刘倩婧:春风化雨助成长,守正创新育新人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0-31  

她扎根一线14年,用心守护8个年级1892名学生的健康成长;她爱岗敬业、勇挑重担,顺利送走四届毕业生,是学工战线的顶梁柱;她宽严相济、身正为范,引领助力青年成长,是深得学生信赖的良师益友;她勤思善学、守正创新,积极探索新时代育人工作方法,在职业化、专业化的路上不断前行。工作以来,刘倩婧先后获评山东省“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山东科技大学优秀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30余项。

(一)秉持一个理念,多措并举兜底线

多年的职业生涯,她深知学生的安全与健康是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把实现学生“健康的发展”作为一以贯之的工作理念,对标“零事故”,构建“思想教育全覆盖、网格跟踪全天候、特殊关爱不间断”三位一体的安全教育体系,坚持安全工作常抓常谈,筑牢学生安全防线,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通过年级会、主题班会、开学第一课等形式,常态化开展开展群体安全教育,上好安全第一课,将安全健康的理念植入每一名学生内心;构建网格化管理模式,坚持健康日报制,织密学生安全防护网,及时跟踪掌握学生的健康动态;建立特殊学生动态数据库,通过心理测评、谈心谈话、走访宿舍、家校联动等方式,精准掌握每一名特殊学生的情况,有的放矢开展工作。

曾有一名大四男生考研复试前夕因鱼刺卡吼情况危急,在父母赶不到现场的情况下,她连续十几个小时陪伴学生从检查、会诊,垫付住院费、签字,直到凌晨2点手术成功的全过程,该生痊愈后顺利通过研究生复试;一名女生因亲子关系异常多次出现情绪波动诱发心理危机,她及时上报、叮嘱舍友,并通过动态跟踪、家校沟通、情感关爱、专业咨询等方式,形成多方干预合力,多次化危为安;一名男生因打球碰撞激烈右手腕意外骨折,急需赶往外省的家乡实施手术,她亲自驾车将学生送往机场进入安检才放心……疫情防控期间,她克服困难进驻一线,化身调度员、宣传员、服务员等多重角色,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大局的安全稳定。个人在2022年工作人员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

(二)遵循一个原则,履职尽责担使命

肩负着每名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她切实遵循“宽严相济、亦师亦友”的原则,把握好管理育人的尺度,以身作则传递正能量。面对个性张扬的00后,她坚持将正面引导和严格管理相结合,通过“抓一日常规、抓课堂出勤、抓考风考纪”的三抓举措,依托“文明宿舍创建、0挂科班级选树、院十大优秀学生评选”的三大创优平台,以点带面打造优良舍风班风学风,所带班级的宿舍内务优良率达95%以上,所带2022届4个毕业班考研率均在50%以上;她推进实施本科生导师制,构建全员育人格局,做好学生成长发展的资源“粘合剂”。

她一视同仁,从评奖评优、干部选举到推优入党,她坚持原则,严格把关;对于学生的错误,她不放任纵容,而是耐心帮助分析原因,晓之以理,及时纠错;对于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她高标准严要求,定期开会统一思想,有问题不姑息。18级某班长,曾因生活懒散多次被她批评教育,后以396分的高分被吉林大学录取,临近毕业时他感慨的说:“我这四年的‘懒床’病,就是被刘老师治好的”。正是这样的严厉,引领着学生良好三观和学风的塑造。

生活中,她又是一位“知心大姐”,对学生“有问题必答复、有需求必帮助、有生病必问候”,为学生操心、让学生安心、让家长放心,营造了和谐互信的师生关系。她经常与学生谈心,和他们聊思想、谈学业、话成长,正面激励,授人以“渔”,以诚相待,以理服人;她善于走进学生,在学生公寓、学生活动中经常活跃着她的身影,每年田径运动会她亲自为健儿加油呐喊,每年的大型晚会全程助力指导,每一届学位授予仪式上亲自为学生整理衣冠;她善于“相马”,知人善任,通过实施“情感沟通、平台搭建、环境熏陶”的学生骨干培养策略,精准帮助学生扬长避短、自我成长、全面发展,做学生干部的“伯乐”。所带学生中获得省优秀学生(干部)、省优秀毕业生等省级荣誉称号66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10人。

(三)坚守一个初心,与时俱进育新人

她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聚焦思政教育的痛点和难点,不断创新育人载体,培育“又红又专”的时代新人。

她探索实施“青春领航”朋辈引领工程,联动“党-团-班”三级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思想、学业、成才、实践”引领四位一体的党建育人模式。线下开展红色放映厅、红色家书诵读、红歌新唱等红色主题教育活动,实现思想引领全覆盖;线下通过“交通微语”新媒体平台,开设“青春微团课”“党史大学习”“交通人”等特色专栏,发布红色推文40余篇,宣传典型学子事迹共50余期;她建立公寓内务党员负责制,设立毕业生文明离校党员先锋岗,为广大学生做标杆、树榜样、递能量。学院近三年来考研率均在50%左右,就业率和入伍率稳居全校前列,2名党员成为全国青少年红色文化传承展示活动典型。

她创新开展“专业+实践”融合育人模式。一是结合学院文化,不断深化“通心相随”志愿服务品牌建设,构建“党建+志愿服务”育人模式,疫情期间组织参与校园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超800余人次;“大手牵小手,共走交通路”交通安全知识宣讲等项目6次获评科大之“志”志愿服务项目,累计受众青少年儿童上万人;团队1次获评西海岸新区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3次获评校级“十佳志愿服务队”,学院获评“志愿服务特色工作红旗团委”,3次获评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她所指导的“行远”小分队连续四年获评山东省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二是完善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先后开设“行远论坛”“禾斗讲堂”40余场,不断浓厚科技创新氛围,学院近三年在省级以上科技创新竞赛中获奖500余项。

她不断优化“第二课堂”活动体系,聚焦青年兴趣特点,拓宽“五育”载体,打造“劳模精神进校园”、青年读书月、阳光晨跑等特色精品活动,带领学院在近两年的田径运动会上连续斩获甲组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

(四)瞄准一个目标,勤思善学促成长

14年来,她兢兢业业,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面对常变常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她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向着职业化、专业化的目标努力前进。

她认真开好每一次班会,每学期为学生讲授党团课,曾作为辅导员“百年党史百人讲”宣讲团成员,赴青岛农业银行等多地开展宣讲;作为学团“老兵”,她多次参加辅导员论坛分享交流工作经验,带领年轻同仁一起成长。她多年承担第一课堂教学任务,参加暑期辅导员高端研修班等培训,现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全国创新创业导师;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10篇,主持参与各级思政课题10余项,获评山东省高校优秀心理辅导案例等科研奖励6项。

14年春风化雨,她陪伴学生共同成长。未来,她将继续坚守初心,秉持厚德厚道的做人态度,带着责任与情怀,在育人的道路上行正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