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返回
辅导员有话说239期|刘倩婧:团结就是力量
作者:   发布时间:2023-12-21  

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团结”一词共出现了20余次,体现在标题、主题、导语、正文、结束语各个部分,贯穿全篇。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进一步提出“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并强调,“团结才能胜利,奋斗才会成功。”这充分彰显了“团结”两个字的分量。

对于“团结”一词,我们并不陌生,“团结就是力量”,这熟悉又铿锵有力的红色歌声伴随一代代青年人的成长,“人心齐,泰山移”“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力量大”这些耳熟能详的格言,都在向我们传递着团结的重要,启迪我们精诚团结、勠力同心。青年时代的马克思就告诉我们,任何事物、事物内部、事物之间都包含着矛盾。矛盾双方的统一与斗争,推动着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团结的本质就是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逐步达到统一,形成强大的合力。任何组织、集体,唯有依靠团结,才能披荆斩棘,战胜艰难险阻,通往我们向往的伟大目标。

团结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庞大的国家,自古就有以和为贵的思想,团结的价值理念深深融入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和日常行为。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中国人民依靠团结,才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发了辽阔壮美的大好河山,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创造了璀璨的中华文明,为炎黄子孙积累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食粮。

团结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标识。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团结奋斗刻在旗帜上、融进血脉中。近代以来,面对国家蒙难、人民蒙辱、文明蒙尘的劫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带领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历经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543万劳动人民用人力支援的淮海战役,英勇顽强的“立国之战”—抗美援朝战争……无一不是党和人民血脉相连、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以弱胜强的生动写照,也都焕发出中国民族团结奋斗的历史光辉。

团结是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攻克了一个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险阻,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特别是三年疫情期间,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同心抗疫,我们向世界交出了一份非凡的抗疫答卷,用成绩验证“团结就是胜利”的伟大真理!

团结是中国青年的优秀品格。1919年的五四运动,伴随着青年的觉醒,拉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中国青年团结起来,成为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急先锋,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广大青年始终紧跟党的号召,团结奋斗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在各行各业发挥着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立足新时代,中国青年用团结奋斗,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航天报国的嫦娥团队、神舟团队平均年龄是33岁,北斗团队平均年龄为35岁,如此年轻的他们,却挺起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脊梁,让我们圆梦“奔月”“飞天”“千里眼”神话,屹立在科技强国之林;在世纪疫情面前,大批战“疫”青年逆行而上、千里支援,成为了新时代的无名英雄。团结奋斗,已然成为新时代青年的优秀品格。

团结就是力量。一个民族唯有团结才能繁荣与昌盛,一个国家唯有团结才能发展与强大,14亿中国人民团结起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能凝聚起向上向善、势不可挡的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接力跑;当代青年要在青春的赛道上奋力奔跑、跑出最好成绩。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精神营养,主动对标二十大报告中所提出的新时代“好青年”标准,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内涵,在实际行动中自觉发扬团结奋斗的优良传统,从团结身边同学、加强团队协作、维护集体利益做起,不断增强大局意识,培养团队精神,树立良好三观,将小我融入党和人民团结奋斗的历史洪流,争当伟大理想的追梦人,争做伟大事业的生力军,以团结的状态和奋斗的姿态,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