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个人有没有心理疾病,很容易看出来吗?No!
心理疾病的诊断需要由专业人员来进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容易觉察不到或低估周围人的心理疾病。即使是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在阳性症状不太突出的时候,也可能只是被周围的人认为想法、行为等比较奇怪。像抑郁症这样以病患的主观痛苦为主的心理疾病,更容易低估患病程度。
2.不良情绪可能引发生理疾病!
研究发现,冠心病、高血压、甲亢、乳腺癌等生理疾病的发生发展与不良情绪有关。不良情绪会降低身体的免疫力,唤起悲伤等消极情绪,会降低人体内免疫细胞的数量;相反,让人放声大笑的喜剧片,则会提高免疫细胞的数量。
3.如果一个人自杀了没有死,他很可能还会自杀。
曾经尝试过自杀的人,未来自杀的比例高于普通人群。与自杀有关最大的危险因素是自杀未遂既往史。如果持有错误的认识,会低估自杀未遂者未来自杀的风险,也可能因低估风险而延误心理疾病的诊治和自杀的预防。
4.决定了要自杀的人会告诉别人吗?是的!
大多数想要自杀的人会在言行中表露出来。有报告显示,80%自杀的人在之前给过身边人清晰的警告,如对他人说,觉得活着没意思、活着太痛苦、死了会好一些等。一旦发觉自杀的迹象并加以干预,极有可能避免自杀发生。
5.比起突然的创伤打击,日常持续的压力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很大!
人们容易重视单次的创伤事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而往往忽视日常持续的烦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生活中没有突然创伤打击的人,也可能会出现强烈的情绪困扰或行为问题,因此生活中的慢性压力不容忽视!
6.看车祸、灾难现场照片,或听当事人讲述,可能造成心理创伤。
心理创伤是指人生遭遇严重压力或痛苦事件后,在心理层面产生挥之不去的伤害。心理创伤中除了包含直接暴露导致的创伤,还有间接创伤,其易感人群包括急救员、医生护士、精神卫生保健工作者等。
7.高血压、冠心病、胃溃疡都属于心身疾病。
心身疾病,是指一组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疾病。常见的心身疾病包括冠心病、高血压、胃溃疡等。研究显示,个性、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等心理社会因素与多种心身疾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8.老年人加强社交活动有助于减缓大脑功能衰退。
社会交往是影响老年人认知功能的重要因素,社会交往对老年的认知具有积极的影响。社交活动有利于活化大脑,增加大脑的外皮质区神经元的丰富,并有效缓解因年龄上升带来的脑萎缩。此外,充足的运动、健康的饮食、坚持用脑记忆学习都能有效减缓大脑功能的衰退,并进一步预防老年痴呆。
9.抑郁症服药好转后,不能自行减药、停药。
抑郁症及其他心理疾病,在服药治疗期间,如果自行减药、停药可能带来多种风险,一方面会影响治疗进度和效果,另一方面很可能让患者放弃相对科学的治疗方法,不利于患者的康复。正确的做法是继续就诊,向医生描述现状并咨询有关问题,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调整药物的类型和剂量。
10.医学检查正常却总怀疑自己有病,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
出现这种情况,可能存在疑病症。出现这种情况时可以主动寻求心理评估与诊断,判断主观不适是否由心理疾病导致,早日得到有效治疗。
11.不记得的事情对心理影响也很大。
一些童年早期的创伤,甚至成年期的一些痛苦经历都可能由于压抑的机制而使人记不得或记不清。但是这些不记得的事件,并非不存在于人的内心,它们往往储存在无意识中,在不受主观意识控制的梦境等方面显现。此外,大多数人不记得三岁之前的经历,但这些早期经历对人的心理有重大影响。
12.儿童也会患抑郁症。
儿童抑郁症与成人抑郁症特征不同,会出现易激惹、行为冲动、拒绝游戏、成绩下降、拒绝上学等情况。儿童青少年的抑郁问题受个体遗传、人格、归因方式、家庭因素、社会支持、同伴交往等关系的影响。应注意厌学也是儿童、青少年抑郁症的症状之一。
13.心理异常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遗传吗?不一定!
在各类心理疾病中,遗传率最高的是精神分裂症。其他的心理疾病,遗传的影响就更小一些。在公众中知晓率较高的抑郁症,遗传力约为30%-40%。心理疾病的发生受到遗传和环境的影响,在遗传和环境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一个人具有遗传上的风险,但是否会发生心理疾病则受到环境的调节影响。
14.适当运动可有效减轻并预防焦虑和抑郁。
运动有利于缓解和减轻抑郁、焦虑等情绪。运动有助于分泌内啡肽、儿茶酚胺等神经类物质,改善人体中枢神经的调节能力,让人感到平静和愉悦。
(转自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