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返回
过度的表扬,对孩子是一种伤害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1-02  

01

有越来越多的家长知道过多的批评会给孩子带来心理上的伤害,造成人格上的缺陷。

有多少家长了解过度赞美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会有多大呢?物极必反,所有的事情都要讲究适当。那过度的赞美会给孩子带来哪些伤害呢?

家长对孩子的赞美主要来自于这几个方面。

第一种家长很爱孩子的,在家长的眼里,孩子没有缺点,他的方方面面,行为思维都是完美的。孩子无论做了什么,家长都会对他进行一番的赞美、夸奖。甚至他没有做任何事情的时候,家长也会夸奖我女儿真好,我儿子真好。

第二种但凡涉及到什么样的事情,自家的孩子需要和别人家的孩子做一个比较的时候家长不看事实,不由分说地赞美自己的孩子。

比如说别人家的孩子没有我的女儿漂亮,没有我的儿子帅气。虽然他这一次考试的成绩比我的孩子好,但是他没有我的孩子聪明,这次是她走运气。

虽然他的画画的好,那是因为我的孩子不想画,我的孩子想画一定会比他画的更好。

无论其他孩子身上有什么样的优点超过了自己的孩子,家长都会找出很多理由和借口来证明自己的孩子比对方更好。

第三种孩子身上真的有很多的优点。家长基于孩子身上的这些优点,对孩子不停地进行赞美,当孩子有缺点的时候,家长也不会指出来或者是跟孩子进行分析。

第四种,家长觉得赞美对孩子很重要就拼命的不停的赞美。几乎到了一个浮夸的,没有理由的赞美。三句话不离赞美!

无论什么样的语言,好的或者是坏的说的多了人们就会认为这个是真的了。

当家长对待孩子的行为方式就是赞美的时候在孩子的心里也会接受,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完美的孩子,没有什么缺点。

02

孩子也会觉得自己是非常有能力的,因为通过家长的语言他知道了自己无论做什么都能做得非常好。或者是自己做的不好的事情都是不重要的。而重要的事情自己只要想做都是可以做好的。

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自己很好,或者是很多事情能做得非常好是孩子的认为,而不是事实。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接触的人越来越多,他需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多。比如一件原本他认为不重要的事情,但是她觉得此刻他要做一下,为了证明自己或者是打倒别人。当他遇到了比自己强的人,有了一些自己完不成的事儿的时候孩子就会出问题了。赞美对孩子的伤害就显现出来了。

在事实面前孩子心里会有巨大的落差。一方面是他想不明白,他不理解事实为什么是这样,自己为什么做的不好,自己以往都是那么好的,现在怎么就变成了这个样子。人们在这种状态下,通常会找出一些理由证明自己是正确的。所以孩子在这个时候很容易把责任归结为是对方的责任。

这种归责的方式一方面会让自己退缩,不去正视问题,不会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能够对人格起到锻炼和成长的作用。另外一方面由于这种困惑是由对方带来的,无论对方是人还是事,在孩子的心里会对对方有很大的排斥、埋怨。会认为自己的痛苦是对方造成的,而不是自身不够完善。

所以这种赞美带来的第一个伤害就是孩子承受能力差,应对能力差,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的时候,会选择逃避。

这种赞美带来的第二个伤害就是孩子会比较自负,因为她的经验告诉自己,自己是很好的,自己的行为是很正确的,所以他不会接受别人的建议。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反应比较强烈,比较暴躁,严重影响人际关系。

第三个伤害是过度期待赞美。这所有的事情,或者是与任何人打交道,内心期待的都是得到对方的赞美,也会过于在意别人的眼光。有些人觉得不是自卑的人才会过度的在乎别人的眼光吗?在过度赞美中成长的孩子,也会过度在于别人的眼光。

因为孩子心里其实有一个能够察觉得到,但是自己却不愿意正视的事实,那就是以往她得到的这些赞美,其实并不是完全凭自己的实力来的。这种感觉就促使一个人时刻想去验证,证明自己是有实力的。

所以在他们做一些事情或者是与别人打交道的时候,都会有一个强大的心理预期,那就是得到别人的赞美。假如这个愿望没有达成一方面孩子的心里会很受伤,另一方面孩子会不知所措。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不知道如何是好,因为越是担心自己的行为是不是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就越是不知道怎么样才是正确的。

第四个伤害,也是最严重的伤害。孩子知道自己一直都是很出色的,很能干的,很完美的。当现实给了他重重一击的时候,孩子很容易被击垮。

很多小学,初高中学习很好的孩子,升学之后不再是名列前茅的时候,自己无法承受,抑郁了,焦虑了。

很多一直是别人焦点的孩子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不再是别人焦点的时候无法接受这个世界的现实,觉得这个世界阴暗,没有希望,抑郁了,焦虑了。

这个时候想对孩子的认知做一些调整,难度是非常大的。一个孩子十几年形成了这样一个认知体系想要改变他有多难可想而知。

凡事有度,对孩子的赞美要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过于频繁的赞美和过于浮夸的赞美,带来的只有伤害。实事求是,既让孩子看到自己优点也让孩子看到自己的不足才能够锻炼孩子的心理弹性,帮助孩子健康的成长。

(转载自525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