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弃医从文,要用文字救中国人。这是关于他最著名的典故。
有人说,鲁迅先生是对的,学医救不了中国人,要用文字。这不睁眼说瞎话吗?现在防疫一线救中国人的,不全是学医的?
鲁迅先生自然是了不起的,但我觉得,他也是被误解得最多的。
学鲁迅要学全套,以免走火入魔。所以鲁迅先生下面这句话,更须反复学习:
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
这里的美术家,是泛指艺术家。
文学艺术,是非常凶险的行业,因为大多数从业者的结局是两个,一是穷,二是装,别說拯救中国人的精神,自己的精神先出了问题。学鲁迅的人,至少先学他勤奋工作,收入体面,把家人照顾好。很多人是倒回来了,先自封为鲁迅,然后别人就要照顾他。
文学艺术,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你偏认为自己文艺好,别人也拿你没办法。人人说你水平差,你却说世人呆,后人才能欣赏你。水平越差的人,搞了文艺,就越偏执,他若有了文联作协的证书,那一辈子没救了,从此脸色凝重,嘴里不再有人话,一有风吹草动,不是“中国人的劣根性”,就是“中国人没救了”。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空头”文艺家。
医生好不好,自己说不算,同行病人说了算。这个工作就比文艺好。很多工作,水平实在上不去,差一点,也在创造价值,一个做包子的,只有50分,可还是包子,也有热量,不会毒死你。文艺只有50分,那比病毒还讨厌,看了精神受伤。
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这些中国的力量与希望所在,你会发现,这里的人,说空话的少,做实事的多,人人把自己的“小事情”做好,繁荣就来了。能凭小事情过活,其实不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倘无才能”,反而是真才能。发达的市场经济,分工越来越细,做的都是小事情,今天做得不好,明天市场就淘汰你,这样竞争出来的人,实实在在,坚定可靠,精神强大。
市场经济,除了创造财富,更能创造人才,是一所永远的大学。经由市场洗礼的人,有耐心,能吃苦,善改良,不停进化,因为好坏的标准由客户和市场决定,人不能当鸵鸟,只有更客观,更理性,才有活路。
我自己算是搞文字的,但我最怕跟文艺人士合作,不靠谱的比例太高了。修正错误,优化流程,准时有序,合规合法,合情合理,这些该做的事,由于繁琐无趣,对他们来说,比登天还难,还是扮演鲁迅来得轻松有趣。
孩子,要听鲁迅的话,把小事情做好,这比什么都重要,这样才能防疫,才能成长。
(文章摘自意林杂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