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返回
疫情之下,人们需要“会更好”的信念
作者:   发布时间:2022-12-02  

疫情的此起彼伏、反反复复,助长了原本就存在于变局中的不安。“即使做了所能做的一切,还是没能改变结局”“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不知道还能不能坚持到那个时候”。抗疫三年,疲惫混合未知,隐匿的伤痕在人们心中持续蔓延。岁月变动不居,万物各守本位,这是古人心中的大道。历史学家认为,这个世界上唯一不会改变的事实就是我们经常不得不改变。唯有以这个为预设前提来看待很多突发问题,才能不畏浮云遮望眼。由此延伸,任何论述体系,都需要因时因地推陈出新,才能适用于当下人的情境和心理需求,解答当时当地人的困惑。

无常为常,何以为安在与众多采访对象的交谈中,我筛选出了三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舒适区。有必要梳理一下,突发应激状态下的混乱中,有多少是因为被迫走出舒适区而产生的茫然无措。这里的“舒适区”指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诸多快捷便利。海陆空自由切换的交通、24小时便利店、刷脸支付与送货上门、动动手指就能获得所谓的真相、有必答的人工智能……

这些要素在多大程度上限制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反思是必要的。在“舒适区内逐渐丧失“狩猎”本能的城市人群,并不会比遭受食物匮乏、野兽攻击的原始部落安逸到哪里去。何况后者在危机之下依然保持着对环境资源索取的克制,还能从紧密的族群和社会关系中得到更多支撑。第二个关键词是“忍耐力。许伸云在《疫情恐慌下的人类社会》一文中说,在人类历史上,疫病从一出现就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社会性是因为疫病的蔓延,人类原来的聚落可能完全被掀翻政治性是国家本来稳定的秩序往往会因瘟疫而严重失序。所以,越是冲突无序的状态,越要克制和忍耐。面对支离破碎的狼藉,站得直、稳得住。忍耐是和心性作斗争,所以才会辛苦。但正因如此,所有的经历才会变成修行。

第三个关键词是“平常心”。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困难,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意见。你当然可以鲁莽而嚣张,只不过得到的很可能是更加鲁莽而嚣张的回应。“毁灭吧,赶紧的”,有这样的想法不是不能理解,但对大多数正常人来说,也不过是发个表情包宣泄。

恐怕真正能够解决问题的,还是守住日常,在一切环境和行为中保持不偏执,不给自己“加戏”,少给别人“添乱”,切忌幸灾乐祸。

想做得更好、想变得更好、想影响这个世界并使之越来越好。这些对一切可以“更好”的追求和相信,也许会因生活苦难被磨平棱角,但永远不会消失。

(转载自意林杂志网)

 

上一篇: 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