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同学们:
当夏日的蝉鸣渐起,校园里的梧桐又添新绿,你们也即将从“小萌新”成长为“学长学姐”。刚走进大学时,就像是植物从温室大棚来到了热带雨林,生存法则有了根本性的颠覆。抱着书本走进课堂,却发现教授们没有精准投喂知识点;怀着热情加入社团,却要在凌晨一点赶策划方案。当期末考试、班委工作、学生会干事考核同时进行,第一次体会到“分身乏术”。跟爸爸妈妈视频时那句“怎么瘦了”,让故作坚强的你瞬间崩溃,最终只能把心事写进手机日记本。价值观在现实碰撞中不断破碎又重组,这是比学业更艰难的成人礼。
时间总是悄无声息,大一转瞬即逝。大二,是关键转折点,是夯实基础、锚定方向的黄金期。作为材料学子,你们肩负着“大国重器”背后的材料革新使命,也站在“智能制造”浪潮的最前沿。我想以“同行者”的身份,和大家聊聊关于学习、生活和未来的二三事。
以笃学之姿扎根材料学科。从航空发动机的镍基高温合金叶片,到深海极地破冰船的高熵合金耐磨蚀涂层;从芯片制造的第三代宽禁带半导体,到新能源电池的磷酸铁锂正极材料,每一项大国重器的突破,都源于材料性能的跃迁。给大家提几点学习建议:①专注课堂学习,夯实基础理论:材料科学基础、固体物理、材料热力学、分析表征测试技术……,专业基础课程看似抽象,却是理解为主。从“成分-结构-性能-应用”的闭环中建立材料设计逻辑和学科思维,比起机械地记忆和背诵,不如尝试用相图解释合金强化机制,用晶体缺陷理论预测材料寿命。②走进实验室,参加学科竞赛:材料是实验学科,参加学术讲座、参与课题研究和学科竞赛,才能让学到的理论知识“活起来”。学习制备和分析测试手段,了解物相、微纳结构和性能的软件使用,金相技能大赛、材料热处理创新创业赛、材料设计大赛等平台,能让同学们在实战项目中锤炼综合能力。③拓宽知识领域,关注行业动态:无论是3D打印梯度材料实现航天器轻量化,还是机器学习进行合金成分高通量筛选,材料学科正在与人工智能、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环境科学等各个领域深度交织。定期浏览Science、Nature、Advanced Materials等科研论文,了解超导材料、光伏材料、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可降解镁合金生物相容材料等前沿方向,让专业知识与科技前沿同频共振。
以热爱之名奔赴星辰大海。即将大二的你们,已经熟悉了校园里的每个角落,哪个食堂最好吃最实惠、图书馆哪个位置最安静效率最高,对了,排球场那边有梨树、樱桃树,名人园那边还有石榴、山楂,等着秋天可以去摘果子。热爱可抵漫长岁月,生活上给大家几点建议:①做好时间管理:别让报复性熬夜透支你的健康,也别让碎片化的短视频打扰你的专注。试着尝试周计划、月计划表,建立“最小行动单元”,把时间分配给学业、兴趣、运动和思考。设置自己喜欢的奖励机制,完成阶段性目标后,给自己一个鼓励。②结交人生挚友:人际关系贵在真诚,而非热闹。大学时光建立的友谊是人生中极其珍贵的财富,不必强求自己融入所有圈子,但请珍惜那些能与你深夜畅谈理想、失落时默默陪伴的朋友。寻找挚友的过程,也是不断认识自己的旅程,你若盛开,清风自来。③学会照顾自己:好好照顾自己,是对人生的第一份担当。按时吃饭,讲究荤素搭配;定期运动,让身体保持良好状态;情绪稳定,冷静处理各项事务。在简单的日常生活中保持自律,就会有勇气拥抱人生中的无限可能。
志存高远,定义青春奋斗之方向。半导体芯片制造、高强韧飞机结构件精密铸造、OLED发光传输材料、海工装备耐蚀耐磨防护、高性能生物相容材料表面改性……材料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严重制约尖端科技与国之重器发展,影响国家安全与综合国力提升。同学们,大二不是“过渡期”,而是你们人生的“战略储备期”,有人会从挂科边缘逆袭成专业前十,有人会在实验室找到毕生所爱,也有人通过一次志愿活动重拾对生活的热情。愿你们以笃学为锚,在知识的海洋中深深扎根;以热爱为帆,向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无畏启航。
所有迷茫都是破土的序章,而黎明前的星空最为璀璨。成长从来不是匀速直线运动,那些踉跄的脚步,都是向光明而生的印记。亲爱的同学们,无论你们未来走向何方,请用自己热爱的方式好好生活,实现你们的理想和抱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