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返回
为什么家长越禁止,孩子越感兴趣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3-19  

为什么家长越不让孩子做一件事情,孩子就越想去做呢?

很多家长都想不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明明说了不止一遍,反复告诫很多次,为什么孩子就是听不进去呢?这让家长们很头疼。

为什么家长越禁止,孩子越想做?

生活中很常见的一个场景,家长不断下达命令,孩子却自顾自地做自己的事情,根本对命令毫无反应。即使家长生气呵斥孩子,孩子一会儿没看住,就又去做那些你不让他做的事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心理学实验。1987年,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韦格纳(Daniel Wegner)做了一个简单的“游戏”:他把参与者分成2组。要求第一组在5分钟内不能去想白熊,第二组的人可以想任何东西,包括白熊,并且两组人每次出现白熊的念头时都要按一次铃,以此来测量他们想起白熊的次数。结果,被告知不要想到白熊的人,按铃的次数最多,这就是著名的“白熊实验”。


这个实验说明,当我们有意压抑想法时,反而越容易想更多越想忘记,反而“记得”越清楚。也就是说,只要对方传达了“不可以”——否定的一面,接收信息的人总是会向相反的方向——肯定的一面去思考。这大概也能解释,为什么大人越叫孩子不去做什么事,孩子越想做了。对于孩子来说,“不可以”比较抽象,尤其是学龄前的孩子,往往会忽视“不可以”这三个字,而去关注“不可以”后边的动作。比如“不可以大声喧哗”,孩子可能只接收并记住了“大声喧哗”。

另外,根据《全脑教养法》中的理论:3岁以前的孩子,主要是由主管感性情绪的右脑控制,所以孩子情绪很强烈、敏感;但他们控制理性的左脑发育还不成熟,用“不可以xxx”讲道理,可以说是一种无用行为。年龄小的孩子正处于学习与世界相处的时候,他们会不断尝试去触碰底线,来确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家长在这个时候家长要教给孩子如何去做是对的,是可以的。而不仅仅是告诉孩子什么不能做,否则孩子还是会去做他好奇的事情,会去尝试不同的错误方法。

所以我们要制定规则,教会孩子如何遵守规则,这样孩子慢慢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惯。单单靠禁止,只会引发孩子更大的好奇心。

当孩子正处在“可怕的2岁”叛逆期时,家长越说“不”,他就越要,总是要跟父母对着干。可能家长会发现,有时候我们越想阻止孩子做某件事情,孩子越会变本加厉去做,而当我们告诉孩子怎么才可以做的时候,孩子反而没有那么变本加厉了。就比如孩子喜欢跳水坑,你越不让他越要跳。反而让他穿上雨衣和雨鞋,才能去跳。而且让他玩够的时候,他反而好多了。

有时候孩子的顽皮背后,是孩子的探索欲,你阻止孩子的行为时,是在阻止孩子的探索欲,孩子没有满足的时候,孩子是不会轻易停下来的,所以我们的阻止会变得无效。把堵变为疏,让孩子知道做一些事情可以,但是要有前提条件。比如危险的事情,我们教会孩子如果规避危险,往往比保护好孩子,不让孩子遇到危险更好。懂得避开危险,才是真正的防患于未然。


总是对孩子说“不可以”,孩子会丧失探索新事物的机会,久而久之可能会对很多事物缺乏积极性,容易顺从别人的意见,没有自己的思考和行动。家长对孩子保护得过度,会让孩子失去对生活的兴趣,和对自己的意义的探索。会让孩子对生活产生无意义感,生出很多的恐惧,对孩子未来的生活造成很多困扰。有个女孩子被父母保护得过度,她对自己的人生都感到生无可恋,什么都不能做主,对孩子来讲,就像被剥夺自己的人生一样。

还有一种说“不可以”的情况,是孩子问“我可以做xxx吗?”家长出于“为孩子好”的角度,会说“不可以”。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很难接受别人的帮助,也很难主动寻求别人的帮助,因为他觉得自己的要求都是不合理的,自己没有资格接受别人的帮助。这种挫败感,还会让孩子产生不配得感,会让孩子以为自己的任何要求都会被拒绝,都不值得被接纳。从而让孩子变得非常没有价值感和自卑。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影响。《当我遇见一个人》一书中指出:限制是伪造的爱。家长一味对孩子说“不可以”,并没有给孩子真正的爱,这种亲子关系也不是良性的。

(转自525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