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返回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30  

经典条件反射理论是美国和西方心理学家对俄罗斯科学家巴浦洛夫关于条件反射的学说的称呼。为了和美国的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到操作条件作用说相区别,西方心理学家就把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形成的学说,称为经典的条件作用说。

巴浦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应学说是依据他所做的关于狗分泌唾液的实验得出的。早在20世纪初,巴浦洛夫的实验的基础上就提出了“经典条件反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重复性的反射作用使动物的某种行为得到强化并逐步形成习惯。

具体来说,条件反射是指两样本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因为长期一起出现,所以以后,当其中一样东西出现的时候,便无可避免地联想到另外一样东西,这是有机体因信号的刺激而发生的反应。例如铃声本来不会使狗分泌唾液,但是如果每次喂食物之前打铃,经过若干次反应之后,小狗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这种因铃声这个信号的刺激而发生的反应就叫做条件反射,铃声叫做条件刺激。

从此以后,特别是自巴甫洛夫于1927年发表了《条件反射》以后,条件反射的研究就在美国盛行起来,许多行为主义心理学家都以条件反射的概念和方法来研究和说明行为的学习问题,把条件作用作为学习行为的基础。1930年以后,美国的新行为主义理论开始形成,这些新的理论的核心也是所谓的条件作用论。应当指出,沃森等人只是把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看成是条件反射形成的程序和过程而已,而其条件作用说同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在基本理论观点上是不同的。例如,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学说是研究和探索高级神经活动的生理规律的,他不否认意识、心理,他认为人因有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而与动物存在着本质的差别;而沃森等人则根本否认意识,把它归之于行为,他们仅仅注意肌肉和腺体的生理学而忽视大脑皮层的生理学,混淆人与动物的界限,抹煞其间的本质差别。所以,行为主义在条件作用的名称下,实际上把巴甫洛夫学说变成了行为主义的一个变种。

(转自MBA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