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
留有余地,彼此才能自由畅快地呼吸。
小故事:“对人好也是错”
一位女士手持离婚证书站在路边对风饮泣,她回想起丈夫对她说的离婚原因:你对我们太好,我们都觉得受不了!对她来说,对人好也是错,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原来,这位女士是一位母性很强的人,特别喜欢关心照顾他人,甚至到了狂热的程度。每天下班后,就里里外外地开始操劳,一个人包办了所有的家务;买菜,做饭,洗衣,擦地板等,绝不让别人插手。结果,丈夫,公公,婆婆,在家里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像住在别人家里一样。久而久之,全家人终于无法忍受了,提出让她离开这个家庭。
交往适度定律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要懂得把握好一个度,超过这个度,人际关系有可能走向反面。
你对别人过分的好,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过度投资”,很可能会引起三个不良后果。
第一,对于一个有劳动能力且理智健全的人来说,独立和付出是个性成长的必然需要。在人际交往中,如果不能相互满足彼此的某种需要,那么,一般来说这种关系就比较难以维持。心理学家霍曼斯曾提出,人跟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就是一种社会交换。而这种交换跟市场上的商品交换所遵循的那些交换原则是一样的,也就是说,人们都希望在交往中,自己所得到的多于自己所付出的。
尽管人都有自私的本性,不希望得到的少,付出的多,但相反的结果也会让人心理失去平衡。因为这样会让人觉得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给对方同样的东西,进而感到愧疚,觉得亏欠对方的人情。而这种心理负担,就会使受惠的一方不得不选择疏远对方。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得学会有所保留。一般刚入社交圈的人都会犯一个错误,那就是“把好事一次做尽”,本以为自己全心全意地为对方做事,就会使彼此的关系融洽,更密切。而事实上,却不是想象中的那样。因为,如果一个人一味地接受别人的付出,他心里就会感到很不平衡。所以一定不能把好事一次做尽,得留有余地,给对方回报你的机会。
第二,如果对对方好得过分,很可能会让对方对你的这种恩情感到麻木,时间一长,也就不会觉得你对他有多好了。中国有句俗话说:“一斗米养个恩人,一石米养个仇人。”说的就是这个理儿。
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假如你对子女过分的好,就会让他习以为常,觉得你对他的好是理所当然的,一旦将来你让他独立解决困难,他就会觉得你对他不太好了。这样还怎么指望他长大了来孝敬你呢?
夫妻之间也是这样。有时候,妻子对丈夫太好了,在生活上照顾得无微不至,什么事都百依百顺,其实这样反而会让丈夫忽视妻子的感情。因为人们对于太容易得到的东西都不懂得珍惜。而丈夫的忽视反过来也会引起妻子的怨恨,最后在感情上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严重影响夫妻感情的健康和谐发展。因此,在爱情关系里面,一定不要只求付出,不求回报,而是应该适当地向对方提出要求,以此来保持双方感情付出的平衡。
同样,在公司里面也是有这个规律的。有的老板一开始会比较仁慈,给员工较高的工资。但是市场风雨变幻,难以预测。随着生意发展不顺利,公司财务吃紧,就只好降低员工的工资来保证公司的运营,而这样就很可能会导致员工的不满。所以,作为一个老板,在开始的时候就不应该把员工工资定的过高,因为,你提高他的工资他会高兴,但是,工资一旦降低,他就会怨你,人大多如此。为了鼓励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在年底可以许诺设年终奖金,但这个也要以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作为基本前提。
第二,容易让别人觉得你心太软,不怕你,对你肆无忌惮。在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善良之辈,因此我们得学会让自己有点威严,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保护我们自己,同样也会使自己更有影响能力。假如你总是对别人太好,就会让人觉得你是个善良而软弱的人,很容易被利用。特别是作为领导,更要懂得恩威并施的双重手段,不但要有软的一面,同时也得有硬的一面。
张某在广告公司上班,他为人本分老实,非常勤恳。有一天,他突然对同事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尽心尽意地对别人好,事事都为别人着想,到头来,似乎还不如你这种自私的人受欢迎啊。表面看来,这个道理好像很难懂,实际上很简单,古人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人总是有种惯性,要对一个人好,就只能对他越来越好,似乎这样才符合人的心理规律。这样一来,你的好就被视为理所当然了,任何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去享受你的好,好像你的付出是应该的。如果有一天你做的让他觉得不是很满意,即使是一点点的不满意,那么你之前为他做的一切都有可能被抹杀掉,最后,他能记住的也许就只有你对他的那点不好。当你的好来的太容易,容易到让别人不愿意珍惜的时候,你的好也就没有任何价值了。而相反的是,当一个平日里很冷淡的人突然心血来潮表现出一点热情的时候,就可以令人喜出望外,感到惊奇。
(选自525心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