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返回
党的二十大主题获奖征文丨周静宜: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毕业生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6-25  

坊间有一句传言:“不孝有三,无编为大”。在当今舆论影响下,进入体制内这种所谓的“铁饭碗”越来越受毕业生青睐,越来越多的同学在择业过程中选择考编,想要“光宗耀祖”“衣食无忧”。透过现象看本质,大学生目前的择业观念正在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亟待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这也为当代青年就业择业提供了路径方向的指引。

毕业生要做有理想的好青年。有理想,就是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坚不可摧的信仰和矢志不渝的目标。毕业生在择业之前,只有先树立志向和目标,用梦想的动力去推动奋斗,才能勇毅前行。马克思当年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视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并用一生的不懈奋斗,践行了自己职业选择的理想。毕业生也应该将为实现中国梦的民族复兴目标作为自己的职业理想,在实现理想的实践中,不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之歌和人生精彩。梦在前方,路在脚下。习近平总书记曾寄语青年“既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毕业生要学会在大梦想中找寻小梦想,用小我成就大我,在择业过程中放低姿态,立志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逐渐积累工作经验,逐步实现更远大的理想。

毕业生要做敢担当的好青年。敢担当体现的是一种态度、意志力和能力水平。时代召唤堪当大任的中国青年,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重任应该被每一个青年自觉承担,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绝对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青年一代要始终扛起如山的责任,以不怕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克服困难,发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红船精神,担当起历史重任,在担当尽责中历练,在砥砺奋斗中成长。

毕业生要做能吃苦的好青年。能吃苦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但是,很多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最大的需求就是不去艰苦行业,比如:需要出差的岗位、只能单休的企业、工作量大报酬差的单位等等,这样的工作岗位,在一些毕业生眼中都是直接被淘汰。这涉及到毕业生如何对待和处理好苦与乐的关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选择了吃苦也就选择了幸福”,苦与乐是相对的,岗位虽苦,但是能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使自己所学知识有用武之地,进而实现人生价值,这也是一种快乐。这就是吃苦的辩证法。

毕业生要做肯奋斗的好青年。“这个岗位的薪资太低了,我不想去。”“这么累的工作都没月入过万……”这样的声音经常出现在同学们找工作的过程中,梦想一毕业就能腰缠万贯,妄想不废吹灰之力拿到高薪,却又想当一只“咸鱼”每天躺平,是现在大多数毕业生面临的择业陷阱。细读党的二十大报告会发现,奋斗在全文中总共出现了27次,由此足以见奋斗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重要意义。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奋斗是青春的底色。毕业生要把远大的志向变成现实,离不开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广大毕业生要做到在青春的赛道上艰苦创业、忘我劳动、不懈奋斗,不断书写好新时代好青年奉献青春的时代篇章,在拼搏的青春中成就事业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