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划时代的进步,近年来以“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存储)”为代表的新科技,更是改变了人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引发了对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整体思考。为了使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更符合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需要,为我国的信息化进程贡献高素质的后备力量,我院亟需大力提升文化内涵建设,营造更加良好的学术、成才、发展环境。“信息视野”讲坛建设从丰富学术活动,拓展师生视野,活跃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推进学风建设等多方面开展工作。
讲坛深入挖掘学院人才资源,邀请专家、知名校友作为主讲人。讲座主题从计算机、软件等信息领域发展前沿及学院专业设置等方向展开,将前沿性与趣味性相结合,旨在提高教师、学生的学识和专业素养。
一、 系统化策划
围绕论坛“高端、前沿、平实、包容”的定位,重视整体策划,形成了系统机制,构建了项目的全方位架构:
1、横向架构:包括组织机构、讲师确定、主题选择、场所、场次、设备等。
①组织机构:成立了“信息视野”讲坛指导委员会,由院党委书记、院长、副书记、各系主任、团委书记组成,进行整体规划指导;具体运营工作由“信息视野”讲坛编辑部负责,由院团委负责组建;编辑部下设筹备组、现场组、宣传组三个部门,负责讲坛的嘉宾邀请、主题沟通、现场运维、宣传推广,人员由学院大学生科技联合会、学生会新媒体部、新闻中心骨干力量组成。
②讲师:邀请院内外专家学者,知名校友,教育、文化、企业等各界知名人士。
③主题:以信息科学技术发展、创业奋斗历程、人文素质教育、核心价值观引导为主题。
④场所:同时开放蓝光报告厅(容纳220-360人)和神州数码报告厅(容纳40人),根据听众数量合理调整场所。
⑤场次:每学年20-24场。其中院内外专家学者10场,知名校友4场,教育、文化、企业等各界知名人士3-4场,机动场次2场(根据社会热点邀请主讲嘉宾)。
⑥设备:讲坛现场设置了摄录像、音响、灯光、多媒体等设备,用于蓝光报告厅与神州数码报告厅之间音像互传的实时转播设备;影像资料的后期编辑设备,由学院数字媒体工作室提供。
2、纵向架构:包括筹备阶段、发动阶段、开展阶段、讨论阶段、总结阶段。
在筹备阶段,进行了嘉宾选择、邀请,主题沟通,场次、人员等确定工作;发动阶段进行各类形式的动员、宣传,为讲坛的开展预热,形成了良好的群众认可度;开展阶段即讲坛开讲阶段,很好把握了现场秩序、营造了沟通氛围、保证了设备运行良好和服务到位;讨论阶段,每一讲结束后针对该讲,通过学院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进行了线上讨论、发布活动,使没能到场的同学也能了解、思考,继而形成了线上线下的传播价值最大化;总结阶段是讲坛结束后的成果化阶段,进行了总体梳理、归纳、留档、展示,为学院的文化活动积累了能够形成传统的素材。
二、 立体化推广
利用线上线下多种媒体及方式,进行全方位的动员与宣传。讲坛筹备阶段,就通过学院的微博、微信等开展主题征集、嘉宾投票等活动,使讲坛内容更加符合学生期待,也提高了参与积极性与认可度;日程安排确定后,印发宣传海报和宣传册,学院网站设宣传栏,并开启学院微信预定功能,学生通过微信进行抢座;讲坛现场将设立提问抽奖环节,活跃气氛,提高了在学生中的话题度;每一期结束后在微信、微博开启了讨论专题,扩大了影响力;总结阶段,进一步通过新媒体和展板、宣传栏展示各类总结、成果。这种将宣传、调查、反馈、交流于总于一体的推广方式,使论坛的针对性、影响力得到更大的发挥。
三、 常态化开展
讲坛定于每学期第7—16周左右的周二7、8节举办,场所固定于学院的蓝光和神州数码报告厅。为努力推进讲坛建设的计划性、连续性和规律性,在每期讲坛前都会针对当下计算机发展的方向进行策划。邀请专家、知名校友作为主讲人,并与主讲人确定开讲时间、开讲内容、题目等。随后我们会通过微信、QQ群、布告栏等做好前期宣传工作以确保同学们对讲坛的认知。
讲坛的影音资料、现场文字资料、背景资料,以及围绕主题展开的讨论资料,都在总结阶段进行分类梳理、归纳、提炼,通过结集成册等合适的方式予以保存,并在新学期初进行了展示和宣传,引导师生进一步发掘、回味其内涵、价值。
四、 成果化展示
大学讲座作为一种隐形课程而存在,其对校园文化氛围、学习风气乃至学术传统都有重要影响作用,价值不容忽视。但目前省内多数高校对讲坛类文化建设的重视和投入不足,各类讲座的开展缺乏计划性、针对性,“供需脱节”,影响到讲座的整体质量,导致师生的参与度不高和抵触情绪。“信息视野”讲坛是我院全员动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文化品牌项目,以丰富学术活动、拓展师生视野、活跃创新思维、激发学习兴趣、推进学风建设为出发点,根据师生的迫切需求、有针对性的推出“高端、前沿、包容、厚重”的高质量讲座、报告。
讲坛于2014年4月开始筹备,并于同年10月正式开展第一期, 截止2016年11月9日已连续举办四十期,并已完成了之后四期的策划工作。讲坛提升了师生参与文化交流活动的意识与积极性,累计参加8300人次,每期平均参与人次在205人次以上,远远高于其他同类讲座人数,解决了大学讲座随意性强、上座率低等问题。讲坛提升了师生参与文化交流活动的意识与积极性,成为在师生中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习、发展、交流平台,是提振优良学风、弘扬优秀传统、促进成长发展的重要载体,并获批山东科技大学2015年特色品牌文化创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