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返回
疫情解封后,心理如何“解封”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1-20  

疫情期间,生活规律被打乱,导致解封之后人的心理状态也还在“沉寂”的惯性中,难免会有低沉不振、怀疑过度或无所适从等负面情绪。因此,在科学防护疾病的同时,还需要注意掌握正确的心理调适方式,让自己的心理也“解封”。

长时间的疫情隔离后,人们所面对的压力与心理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疫情隔离直接影响了个人的工作和学习,这些现实压力和不确定性带来焦虑情绪。其次,隔离期间,我们通过网络媒介获取疫情下各种生活信息,而某些非官方的信息往往会引发恐惧情绪。

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处于居家隔离状态,难免产生孤独和不被需要的感受;在日常生活中也会遵守防护措施,保持距离,避免接触,难免产生疏离之感。长期以来可能会萌生拒绝社交的心理。

经过这次疫情,有的人认识到生命的宝贵,更懂得珍惜和感激;有的人更加重视亲情和友情,更渴望亲密的联系,改善人际关系;有的人在疫情期间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甚至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念。很多人说,疫情过后自己会去过更有意义的生活。

如何唤醒积极心态,从而自主应对疫情带来的各种心理困境呢?自我同情作为一种在苦难中对待自我的态度,正逐渐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

自我同情,是指个体对自己所经历的消极事件所持有的开放、宽容和非批判的态度。在压力情境下,自我同情的积极方面可以缓解个体的消极情绪,并对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度等心理健康指标发挥正向预测作用。

自我关怀包含三个核心内容:善待自己以友爱的方式理解自己,对自己消极的状态给予宽容和理解而不是严厉地批评和指责。绝非特例认识到自己的消极状态是人类共同生命经验的一部分而不是孤立无援的。无评判对自己的消极状态持以静观觉察而不是忽视或者夸大这种痛苦。

当人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压力,进而刺激因素影响到躯体可能引起生理功能紊乱。但是,由于不同的人的心理承受力不同,压力对每个人造成的身心影响程度自然也不同。

过度焦虑是心理压力的表现,对人体的免疫功能有很大损害。产生这种过度焦虑的原因很多,其中可能的原因是我们自身的一些不合理思维方式。不合理思维方式可概括分为三类: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极。

认清了三种不合理的思维方式后,我们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境,努力保持平常心;对事物尽可能地给予客观分析,避免主观臆断;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不要认为地给自己太多的心理压力;适时地锻炼身体、休闲娱乐、与家人或朋友聊天,这些都可以便自己得到放松。

很多时候,我们的无力感源于无法改变。丧失控制感是可怕的,我们因此情绪低落甚至颓废。好在,危机也可以是契机。把无法改变的暂且搁下,先做那些可以改变的事。比如管理我们的身体。

戴好口罩是重中之重,但我们也能改变惯常的行为来规避感染风险见面打招呼,从接触式换成非接触的,如可以试试挥手致意或者鞠躬,暂时不忙着拥抱。一些不自觉的触摸动作,也得引起注意,比如不自觉地摸蹭下巴、脸颊和鼻头等。通过管理身体,有了确定感,我们内心也会更加安稳。

在这样的疫情中,人们自然的参照系是过去那个平静有序的生活。跟那个生活比起来,我们现在的生活可能是糟糕的。

可是,如果你把疫情看作是类似地震、火灾这样的自然灾害(病毒也是自然的一部分),也许你对现在的生活,有不一样的理解。

虽然疫情趋缓,但是,在心理上绝对不能放松警惕,务必要做好自我防护。要深刻认识到,疫情防控的常态化,是我们不得不警惕的。因此,我们决不能忽视对疫情的警惕,客观看待疫情防控的必要性,做好自我保护。

由于生活环境的改变,人们在心理和思想上的改变是一种必然趋势。然而,由于封闭状态对心理的持久影响,有少部分人没有顺利适应新的环境,或者说不能、无法走出在封闭状态下所形成的心理影响,这就需要做好心理上的解封。要做到心理上的解封,那就需要走出原来的环境,多出去走走、看看,逐步适应新的环境状态,做到心理上真正意义的解封。

人们应主动适应新的环境,调适自己的行为。首先积极地投入到新的生活和新的工作状态中;其次,寻找积极资源,帮助你获得支持感的心理能量,资源的来源可以是家人朋友的关心与支持、网络上的正能量视频与文章,也可以是自己内在的复原力;最后,可以尝试着做一些想象放松,可以在家里通过想象,暗示自己去了想去的自然环境,稳定情绪,当自己感觉情绪稳定了,就可以睁开眼睛回到现实,继续工作和生活了。

总之,疫情的防控措施(如“封闭、隔离”等),对心理的影响(如“紧张、焦虑、空虚”等)是必然的。

随着防控措施的改变,心理状态的变化也会有一个过程,我们需要在生活上,心理上、行动上做出调整才能适应新环境的要求,逐步将自己调整到正常状态。

(转载自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