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校园主体的“00后”与“90后”“95后”大学生相比,具有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思维活跃等特点。但基于社会进步和发展,这些21世纪的娃们,个性和特点也更加的鲜明和突出,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综合素质高,学习能力强,但个人主义浓厚,合作意识薄弱
“00后”大学生从小就见多识广,兴趣广泛,在文体活动、知识竞赛等活动中表现突出,整体综合素质较高。同时,受社会环境与家庭教育导向影响,“00后”主体意识强烈,常常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的主观感受,过于追求个人成功,在竞争中忽略或减弱了团队意识、集体意识、大局意识。
二、比较“宅”、性格内向居多,孤独感重,心境障碍学生增多
“6+1”的中国核心家庭结构,决定了“00后”是最孤独的一代,中小学期间父母少有陪伴,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对朋友、家长缺少信任,甚至质疑老师、辅导员。这些认知导致他们心理压力少有人可以倾诉,孤独感较强,越来越多的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同时,"00后”又是伴随着新媒体成长的一代,其思维方式、行为表征与价值观念都附带互联网时代的新特征,喜欢在媒体平台隐匿抒发自己的观点、见解、不满与愤懑,在网络空间表达喜怒哀乐和独特个性,喜欢使用虚拟媒介作为交际工具畅所欲言。
三、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但缺乏辨别力
“00后”学生自小就拥有更为便利的网络资源来拓宽知识面,强烈的求知欲和宽广的信息平台使他们成为了新事物的热衷者和追随者。然而,由于自身生活阅历不深,缺乏政治领悟和社会实践的锻炼,对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简单化、片面化,容易产生偏激情绪,无法做到完全自主地去认识事物和判断是非。这些认识上的偏差往往导致少数大学生思想上困惑与迷茫,行动上盲目与摇摆。在大多网络舆情中,绝大部分参与的学生都是猎奇、好玩、跟风、被带节奏。
四、喜欢循规蹈矩的生活,缺乏冒险精神、创新精神、吃苦精神
他们喜欢稳定,希望每一天都波澜不惊。对于工作问题,普遍希望从事活少、钱多、离家近,对996工作模式严重不感冒。“活少”是不愿意吃苦受累,“钱多”是不能影响自己的消费享受,“离家近”是还希望继续得到父辈的荫护。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使命在肩,要充分意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充分了解“00后”大学生性格特点,把准脉络,找准定位和解决路径,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应对未来的挑战。针对这些问题,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应该在下面三个方面着重发力:
一、优化教师尤其是辅导员队伍的结构,保持相对稳定
辅导员老师在学生教育管理的作用毋庸置疑。拥有一支爱岗敬业、专业高效、经验丰富、会干、想干、能干的辅导员队伍对学生发展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而现实情况是,辅导员年纪轻、专业技术职务低、工作经验少、流动大,在就业、考研、心理疏导、品牌建设等急难险重工作和长效工作面前被动应付,工作效果大打折扣。迫切希望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一是增加辅导员数量,以保证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正常进行和效果。二是保证辅导员队伍的稳定,引导辅导员队伍建设走向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提高辅导员的职业素质。三是摆脱辅导员老师本职工作外的“苛捐杂税”,不再做预备役、消防队。
二、丰富教育途径与方式,不吝投入,以兴趣促成长
就教育载体而言,以往更多的将精力倾注于课堂教育或组织活动等传统载体上,而对于网络、大众传媒等现在载体关注与利用不足,导致教育方法单一,内容缺乏趣味性。为此,结合信息化时代背景充分利用网络,通过网络交流发现思想与心理问题并予解决。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积极探索大学生网民心理和思想状况,形成信息双向流通渠道。不被学生带节奏,而要在网上带着学生走,甚至带着家长走。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成才之前先成人。每名学生都寄托着家庭未来发展的全部希望。而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00后”大学生成才的严重阻碍。建立专业心理咨询师队伍,使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两支队伍在教育过程中相互配合与协调一致,不在人员结构上有比例的重合或交叉,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和理解学生的思想、心理行为,有利于他们及时发现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并提供力所能及的针对性的帮助。
0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了高校的主力军,高校教育管理对象发生了变化,相应的工作模式也需要及时做出优化和调整,才能确保教育管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遵循大学生教育历基本原则基础上,应充分认识到00后大学生的性格特点,采取科学、合理措施构建新的工作模式,进而才能满足0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实际工作需求,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