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返回
优秀辅导员事迹风采展丨刘倩婧:在平凡中诠释责任与担当
作者:   发布时间:2023-04-06  

刘倩婧,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交通学院学工办主任、团委书记。2009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3个学院8个年级1892名学生的辅导员,共送走四届毕业生。工作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严于律己,敬业爱生,守正创新,甘于奉献,用心用情陪伴守护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工作以来,先后获评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全国应用型人才综合技能大赛“最佳指导教师”、山东科技大学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育工作者、巾帼建功十大标兵等荣誉称号共30余项。

是职业,更是职责

怀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敬畏,刘倩婧硕士毕业后选择留校担任辅导员工作,十几年来,她从一名职场新人,成长为一名老学工,变化的是环境和岁月,不变的是对岗位工作一如既往的高度责任感和育人初心。对她而言,辅导员绝不仅仅是一份谋生的职业,更要担得起铸魂育人的神圣职责。

她坚持做优良师风的表率者,始终把师德作为自己为人师的根本。她秉持“正人先正己”的育人理念,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为人正直,低调谦逊,用爱心、耐心和责任心来尊重对待每一位学生,做到有需求必回应,有问题必答复,有困难必帮助,将“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贯穿于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方方面面,深得学生信赖。

她坚持做学生健康的守护者,把学生的身心安全放在首位。曾有一名15级男生吃饭时不慎吞下鱼刺,由于卡到特殊部位情况危急,她第一时间赶往医院,在其外省的父母无法赶到现场、手术有风险的紧急情形下,她连续十几个小时陪伴学生从检查、会诊,垫付住院费、签字,直到凌晨2点手术成功的全过程;一名20级男生打球由于碰撞激烈右手腕意外骨折,急需赶往外省的家乡实施手术,她及时联系嘱咐家长,并亲自驾车将学生送往机场进入安检才放心;18级一名女生因亲子关系异常多次出现情绪波动诱发心理危机,她及时上报、叮嘱舍友,并通过动态跟踪、家校联动、情感关爱、专业咨询等方式,形成多方干预合力,多次化危为安。

她坚持做学团战线的“顶梁柱”,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在刚担任团委书记的半年里,由于干部调整,整个学工办公室上下只有她一个人,她一边全面主持共青团工作,一边负责大四和大三两个年级共13个班,同时担任着党委干事和党支部书记。她带着两个兼职,克服重重困难,默默扛起了学团大大小小所有的工作,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却顾及不上家中生病的母亲和年幼的女儿……凭着这股敬业的韧劲,学院全年学团工作平稳运转,各项任务按期完成,学生心理危机发生率为零;她曾连续三年带毕业生,在繁重的学团工作任务叠加巨大的就业工作压力下,实现了连续三届共829名毕业生的安全文明离校和升学率的逐年提升;疫情封校时,她闻令放下还在发烧的小女儿,毅然赶赴一线。正是怀着对这份职业的责任与情怀,在团委多次面临人手紧缺的情况下,她始终坚守一线,勇挑重担,不计得失。

为严师,更为益友

作为辅导员,她深知身上肩负着每个学生成长成才的使命,切实遵循“严管就是厚爱”的原则,把握好为人师应有的边界感和权威感。面对特立独行的95后、00后,她坚持以正面引导为主,严抓一日常规,所带班级的卫生优良率在95%以上;涉及学生利益的事,她向来一视同仁,从评奖评优、干部选举到推优入党,她都尽力做到公平公正、严格把关;对于学生的错误,她不放任纵容,而是耐心帮助分析原因,晓之以理,及时纠错;对于学生干部、学生党员,她更加高标准严要求,有问题不姑息。曾有一名18级的班长,曾因生活懒散多次被她批评教育,后以396分的考研高分被吉林大学录取,临近毕业时他感慨的说:“我这四年的‘懒床’病,就是被刘老师治好的”。这样的风格,使很多学生很“怕”她,也正是这种严格,引领着学生良好三观和学风的塑造。

工作背后,她又是一名不折不扣的“知心大姐”,性格沉稳,为学生操心、让学生安心。在不违背底线的原则下,她充分理解、包容学生,经常与学生谈心,和他们聊思想、谈学业、话成长,面对学生的困惑,她正面激励,授人以“渔”;她善于走进学生,在学生组织、学生公寓、学生活动中经常活跃着她的身影,无论多忙,每年田径运动会她亲自为健儿加油呐喊,学院的大型晚会上她全程指导助力,每一届学位授予仪式上她亲自为每一名学生整理衣冠;她善于“相马”,知人善任,通过实施“情感沟通、平台搭建、环境熏陶”的学生骨干培养策略,精准帮助学生扬长避短、自我成长、全面发展,做学生成长成才的“伯乐”。曾将一名因人际关系困扰的文艺女骨干成功培养蜕变为校级“十大优秀学生”,所带学生中获得省优秀学生(干部)、省优秀毕业生等省级荣誉称号66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10人。

重传承,更求创新

作为来到交通学院最早一批的“创业者”,她始终将传承院风院训和立德树人的使命相结合,聚焦思政教育的难点痛点,探索创新育人载体,将“厚德厚道、行正行远”学院文化融入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素质培养的各个环节。

她探索实施“青春领航”朋辈引领计划,为青年成长把舵定向。以青年学“习”社、青春微党课、青年志愿服务驿站三大载体,学好、讲好和践行好新思想;联动“党-团-班”三级协同育人机制,构建“思想引领、学业引领、成才引领、实践引领”四位一体的党建育人模式。推进网络思政阵地建设,抓住重要时间节点,在团属微信公众号发布红色主题推文年均30余篇;创建“交通人”专栏,立足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挖掘和推送学习、文明、创新、志愿实践等典型学子事迹共40余期;搭建学院“十大优秀学生”树优平台,朋辈育人彰显实效。学院近三年来考研率均在50%左右,就业率和入伍率稳居全校前列,获评煤炭行业五四红旗团支部1个,省级先进班集体1个,2名党员成为全国青少年红色文化传承展示活动典型,3个学生党支部分别获评校级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研究生样板党支部。

她创新开展“专业+实践”融合育人模式,为青年成长搭建平台。不断深化“通心相随”志愿服务品牌建设,破解发展瓶颈,先后将原“通心相随”志愿服务队升级为志愿服务协会,并成立“通心相随”志愿服务特色为党支部,形成了党建引领下的志愿服务格局,疫情期间组织参与校园核酸检测等志愿服务超800余人次;聚焦交通专业,精心打造交通安全知识宣讲、交通秩序引导、共享单车摆放等在内的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先后走进十余所中小学开展交通安全知识宣讲,累计受众青少年儿童上万余人;“大手牵小手—共走交通路”的交通安全知识宣讲等项目6次获评科大之“志”志愿服务项目,团队1次获评青岛西海岸新区优秀青年志愿服务组织,3次获评校级“十佳志愿服务队”,学院团委获“志愿服务特色工作红旗团委”;她亲自指导的“行远”社会实践团队连续四年获评山东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学院3次获评校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她推动完善科技创新育人体系,以行远科技创新队为抓手,先后开设“行远论坛”、“禾斗讲堂”,组织承办山东省第四届交通科技大赛,不断浓厚科技创新氛围,学院两次获评“科技创新进步单位”。

她深入推进“第二课堂”校园文化品牌创建,为青年发展注入活力。聚焦青年兴趣特点,拓宽“五育”载体,逐渐形成交通文化节、青年读书月、书画篆刻大赛、红色三走、劳模精神宣讲等特色精品活动,引导广大青年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弘扬传统文化,促进全面发展。曾带领学院田径队在校运会上打破男甲4*100米接力记录。

重实干,更重成长

多年的工作磨砺,练就了她独当一面的工作能力,培养了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然而面对常变常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她坚持“打铁还需自身硬”,一直在专业化、职业化的道路上努力前行。

她谦逊好学,不断提升话语引领力。她自觉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准备每一次讲话,为学生上好开学第一课,开好年级大会,用学生的话说,她的班会总能“深入人心”、“内涵满满”;每学期为学生讲授党团课,曾作为辅导员“百年党史”宣讲团的成员,赴青岛农业银行、太行山路小学等多地开展宣讲;作为学团“老兵”,她多次参加辅导员论坛分享交流工作经验,带领年轻同仁一起成长。

她积极实践,不断提升业务素质。本着“要么不做,要么做到最好”的态度,精益求精,曾在校第二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中斩获一等奖和两个单项奖;多年来承担《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任务,不断将思政元素融入课堂;积极参加暑期辅导员高端研修班、创新创业教育、职业生涯规划、心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培训,现为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全国和学校创新创业导师。

她勤于思索,不断提高科研能力。先后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写发表论文10篇,主持参与各级思政人文课题10余项,获评山东省高校优秀心理辅导案例、校级优秀辅导员工作案例和思想政治教育优秀研究成果奖等奖项6个。

14年辅导员工作经历赋予了刘倩婧淡泊的心态、坚韧的毅力和进取的精神,“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是她对这一职业的生动诠释和不懈追求。未来,她将继续秉持厚德厚道的做人态度,带着责任与情怀,在立德树人的道路上行正行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