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就是对教育三问中“怎样培养人”作出的旗帜鲜明的回答,“三全育人”则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
一、突出党建引领,强化“三全育人”长效性。
育人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三全育人”长效机制必须坚持系统观点,做好顶层设计。按照上级要求,学院坚持目标导向,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依照教育规律对育人工作进行系统设计。材料学院制定了“铸魂树材”育人工程实施方案,健全体制机制,确保三全育人长效贯通。
为深化三全育人改革,学院将依托“红、青、蓝”党建品牌,固本拓新、提质增效,深入落实党支部“六化”建设,实施“红色先锋”牵手“明日之星”行动,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思政教育工作,不断提升三全育人工作水平。
二、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全过程育人”连贯性。
针对不同阶段学生特点,学院科学设计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从入学教育到毕业典礼,保证思政教育不断线,引导学生认识材料学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激励同学们努力学习专业本领、矢志不渝报效祖国。通过把思政元素融入学习、生活、实践各环节,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各方面,打通思政教育工作的断点、盲点,真正做到以德育心,保证全过程育人的连贯性。
为进一步推进思政教育下基层、进一线,学院成立“筑·飞”辅导员工作室,积极探索一站式社区育人模式改革,将思政阵地建在公寓中,通过加强“图书银行”“党史文化长廊”等阵地建设,促进思政教育走近学生工作一线,走进学生日常生活,打通思政教育最后一公里。
三、坚持目标导向,促进“全方位育人”有效果。
实施“全方位育人”是促进大学生全方位发展的迫切需求。学院坚持目标导向,主动对接社会、行业需求,统筹推进课程育人、文化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
材料学院制定实施了《关于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意见》,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入学教育、课堂教学、实践环节。课堂之外,将育人理念融入学生培养各方面、各环节,打好组合拳,推动各要素协同育人。结合材料学科的专业特色,打造小草学堂、材料之星等品牌育人项目,组织各类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四、坚持需求导向,加强“全员育人”见实效。
落实全员育人就是要采取多种措施,调动教师、家长、企业、社会的积极性,为育人工作服务。
为助力学生成长,材料学院坚持为新生配备班导师、专业导师;设立“珠峰第二课堂”,金属系教师自发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专业指导;建立“院-系-班三级联动,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机制,毕业季,领导教授纷纷化身就业大使,主动为考研、就业同学联系导师、推荐单位,为学院的高质量就业提供了坚实保障。
为加强家校联动,学院建立家长群,成立家委会,邀请家长参加毕业典礼、线上“云”实习、就业动员会等活动,坚持给家长寄送学生成长分析报告,全方位构建家校联动机制,取得了家长的积极配合和支持。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升教育服务社会发展能力。新能源、新材料的蓬勃发展,既为材料学科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高质量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破解资源不足等难题,学院秉持开门办学的理念,通过“走出去,引进来,建平台”,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育人服务。
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下一步,材料学院将按照上级要求,进一步完善三全育人工作体系,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学校高质量发展。